成都七中副校长、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校长毛道生:“好老师”,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和贯通?

成都名校客户端-成都名校网 2019-05-26 21:55:43 1825阅读

本文共2307字,阅读约需2.5分钟

毛道生

成都七中副校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研究领域:教育哲学、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班级管理等,著有《教育,一切为了人的幸福》等。

每一个有责任和情怀的教育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梦想,那我的梦想是什么?选择成为一名教师,原因很简单:老师对我很好,我也要当一位“好老师”,让学生尊重和喜欢我。“美好教育”呼唤“好老师”,在“好老师”追梦路上,不管是自己,还是同行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教育是一项致力于人的培育的理性实践活动,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和贯通,从而成为“好老师”?

理论何以支撑实践

不久前,我跟踪成都七中英语组的教研活动,发现有很多值得推广的好做法。例如,以“磨课”为抓手聚焦课堂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革而采用“4+1”教学、广泛延请校外专家到校作报告和上示范课,等等。于是,我把这些案例纳入到《让校本教研在教育现场中焕发活力》一文中,英语教研组长杨惠老师感慨地说:“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的做法,没有想那么多‘高大上’的道理,你这么一写,我们今后更要坚持做好!”

教师自诩“实践经验丰富”,真的是如此吗?很多老师取得了不错的显性效果,但让他交流经验,他只能说他做了什么事,但谈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我们也发现他的“成绩”不稳定,这个班效果好,另外一个班效果不好。这届学生效果好,下届学生效果不好,这又是为何?这是因为他并没有把握住“好做法”背后的依据和规律,盲目而为,率性而为,难以因材施教,难以因地制宜,难以持续而为,难以应变而决。没有理论做支撑的经验,可能是呆板的、僵化的,也难以由个体智慧转化为集体智慧。

这说明,我们需要帮助老师找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和举措背后蕴含的教育意义和教育规律,帮助他们找到“实践在理论上的支撑点”,从而由“自发”走向“自觉”。我这个引入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为什么会如此?我班级管理效果好,有哪些值得我坚持的做法?经验,背后有规律的支撑,需要挖掘出来,循着规律主动去做,用创新去做;问题,背后有根源的必然,需要显化出来,避开障碍巧妙实施,用智慧去做;实践,需要理论的方向指引,增强自觉力量。

实践何以印证理论

有一次我参加一所学校的学术会议,某位专家在台上滔滔不绝地演讲,然而不少参会老师却在玩手机、打瞌睡、聊天等,问其原因,他们说:“大多讲一些空洞的理论,我们一线教师听不懂,也不知道怎么用!”然而,这位专家讲得非常好,对问题的诊断剖析和解决策略都很有借鉴意义。只是他没有顾及到听者是一线老师,他们需要实践话语而不是学术话语,希望从具体案例出发分析,因而“曲高和寡”。 

还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论坛,某位专家愤愤不平地指责现在教师学习意识薄弱,只知道埋头教书,缺乏理论素养。现在有很好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如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立德树人、融合课程等,却没能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实施。

专家自诩“理论修养深厚”,真的就仅此而已吗?如果理论不用于解释现象、指导实践和预测未来,那理论有何用?人类之所以孜孜不倦地去探寻奥秘、追求真知、研究规律,绝不是仅仅出于“好奇心”,而是为了突破外在束缚,超越自身局限,实现人类的自由和幸福。教育,既需要一部分人进行纯理论的思辨研究,更需要一部分人进行理论的应用与推广的实践研究。

这说明,我们需要帮助教师看到、想到、悟到教育理论在实践中是如何表现的,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的,即找到“理论在实践中的落脚点”,从而让理论变得“可亲”和“实用”。建构主义理论很好,我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应用?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很好,我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应用?理论是实践的武器,但理论不是天然地能被人理解和运用,既需要“转码”,还需要好的实践来印证,产生实用效果后才能被“后知后觉”的人所认同,从而转变为他们的行动指南和教育信条。

理论和实践当贯通

教育是一项“探险”活动,需要把握规律,理性前行。教育也是一项“智慧”活动,需要实践探索,务实展开。教育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属性,使得教育智慧具有反省性和具身化的两大特点。但凡能把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结合起来的,都会在教育上取得巨大成就和广泛影响,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实践、叶澜的新基础教育实验、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李吉林的情境教育实验、裴娣娜的主题教育实验,等等。

没有理论指引的实践就会盲目而低效,如同瞎子摸象。没有实践承载的理论就会虚幻而孱弱,如同屠龙术。理论与实践“双剑合璧”,方能铸就“美好教育”。教育研究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相互抱怨,说明教育需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和贯通的桥梁。教育,从来不缺乏好的研究,也不缺乏好的实践,但缺乏把这两者有机融合,并能充当这两者之间的“信使”的人。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叫赫尔墨斯(Hermes)的神,他是宙斯的传旨者和信使,将宙斯的“神之消息”传递给诸神和人间。解释学,又称诠释学(hermeneutics),最初就是使隐晦的神意转换为可理解的语言的研究,其词根 Hermes就来自赫尔墨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是一项充满隐语和奥秘的实践活动,需要“教育信使”来将“教育之道”进行转换、解释和传递。

“教育信使”以教育专业人的眼光看社会现象和学校教育,揭示教育实践背后的教育意义、教育价值、教育规律和教育智慧,帮助一线教师对实践现象保持理性反省的主动,对理论研究保持实践检视的自觉。在今日中国教育的理论研究、政策改革和实践探索轰轰烈烈、方兴未艾之际,提出“教育信使”的话题,无疑是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只有整个教育变得美好了,教师群体和个体才有尊严和地位,“美好教育”需要更多的“教育信使”。

(来源:《未来教育家》)

继续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