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名校 · 我的名校

2019自主招生真的要“裁员”?裁的只是那波花钱买奖做奖的

2019-01-08 来源: 成都名校客户端-成都名校网

一、降分名额是否会减到不能让人接受



“高校要在上一年录取人数基础上适度压缩招生名额,合理确定参加高校考核和具备入选资格的考生人数,提高人才选拔质量,宁缺毋滥。”通过教育部“通知”原文里的这段表述可以基本确定:2019自主招生降分人数将下降。



但我们关注的是,下降到多少?



要弄清这一问题,我们要先看看现在的自招降分人数是怎么涨上来的。在2014年以前,教育部对各高校的自招人数没有明确的限制,彼时的学科竞赛省一就有保送机会,自主招生的规模也不太大。而在2014年底,教育部同时发布两项重磅通知:



第一,取消省一保送资格,只有国集才能保送;

第二,各高校自主招生名额不得超过当年招生总数的5%。



这两项规定其实是很有深意的,取消省一保送,意在让竞赛党都去走自招这条路,那么自主招生规模一定会暴增,为了防止自招规模太过膨胀,又出台第二项规定,将自招名额限制在5%,这两项规定也一直延续到今天,没有大改。



规定是这样的,可各大高校是怎么做的呢?我们直接来看近4年的自招录取数据:



               

             




可见,近四年来不论是报名人数还是最终降分人数都有幅度不小的上涨,事实上,也只有15年时,各校是本着严格控制在5%录取限额以内的,而16、17年尤其是18年,各校的自招录取人数都超过了5%的红线。



为什么各高校如此大胆,敢挑战教育部的底线呢?原因是自招录取人数实在难以准确控制。



各校有主动权的只有给出降分的人数,但并不是所有拿到降分的学生都会来本校就读,比如:

1、高考没考好,算上降分也够不到该校提档线,那这个降分名额就浪费了;

2、拿了多个学校的自招降分,但最后只能报一个,没去的那些学校就“浪费”了一个降分名额;

3、高考超常发挥,不走自招也能上更好的学校,又造成学校自招名额浪费。



因此,各高校为了保证自招录取够足够的人,每年给出自招降分的人数一定是比计划招生人数要高的,比如2018年北航自招计划招生200人,就给了384个人降分。



但也正是这样的误差,导致各校无法精确控制自招录取人数,毕竟只要人家拿下降分够提档线了,你就得录取,不能说我自招招够人了,不要你了,这样考生不得闹翻天。



在15年的时候,各校还都秉着少给降分,宁缺不超,尽量控制在5%红线以内的原则。可有的学校想多招点,就冒险多给了降分名额,最后超过了5%,教育部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毕竟确实没法精确控制。



但这种风气随后一发不可收拾,16、17年各校给出的降分人数都稳步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突破教育部的底线,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拿到了多校的自招降分,造成了更多高校的自招降分名额浪费,只能给出更多人降分,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到了18年,各校给出的降分人数基本都是计划招生人数的2倍、甚至2.5倍,大量高校的自招录取人数都突破了5%红线,甚至纷纷接近了10%,教育部这下子不得不出手了。



但教育部的措辞还是很委婉的:“适度压缩招生名额”,没有明确说一定卡在5%以内,不然就罚你。教育部其实就是告诉各高校:你们搞自招虽然不能准确控制,但你们也得收着点整,超过5%一点也就算了,这都弄到接近10%了,也太不拿我的规定当回事了吧。



因此,学科竞赛网预测2019年自招降分人数一定会缩减,但肯定不会有断崖式的下跌,毕竟5%的红线还在那里,并没有改动,大家尽可放心,预计19年的自招降分人数将与15年、16年类似,维持在2.4万左右,较去年的2.8有14%左右的缩减;最差最差也就压缩到2万人,即28%的缩减,不会再低了。



另外缩减的这部分名额肯定不在我们竞赛党这边,具体缩减哪里,后文我们会再详细探讨。



二、降分是否会降得很少



另外一个大家关注的点是自招降分幅度也要改小了?



教育部通知原文中有这样的表述:“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给予自主招生考生的优惠分值”。



由此可见,19自招降分幅度也会下调,但降到多少呢?我们还是从头说起。



其实在自招的历史上,降分幅度只有在2010-2014年间有过一段非常明显的上涨过程。在2010年时,降20/30分是主流,降40分就已经非常良心了,降一本线,全国一共没几所高校给你降一本线。



而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在我们对降一本线都习以为常了,不降的一本线的学校都让人嫌弃“小气”:18年提供降一本线优惠的共有59校,17年这一数据是56校,16年是50校,15年是47校。可见,近4年来各校的降分幅度增长其实比较平缓。




但教育部既然发文了,各校肯定就要相当“收敛”一点,具体降分收缩会收缩多少还不好说,或许是回到15年新政时的样子,或许是回到13年、14年的样子,不过有实力的大家也不必慌张,自主招生本来就是给优秀生锦上添花之用的,高考差的一塌糊涂想完全靠自主招生上最牛的大学也不太可能,要理解教育部的良苦用心。



三、自招“裁员”里中枪的是谁



既然19年自招缩招已成定局,那到底哪些学生是牺牲品?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教育部最近的两大通知中已经可以窥见。



去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大力整治竞赛活动,要求全部竞赛必须由正规机构举办,做到“0收费”,且必须经教育部审核才能举办。



此举意在干掉消灭一切不规范的“野鸡”赛事,还自招一片清白。



而上星期,教育部发布的这个《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则明文规定“不得简单以论文、专利、中介机构举办的竞赛(活动)等作为报考条件和初审通过依据”。



此举意在堵住论文、专利这两大最容易钻自招空子的窟窿。



其实说到这,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教育部要在自招中“裁掉”的,是这两类人:



1、花钱买野鸡奖项的同学



这类能花钱买的野鸡奖项不说通过教育部审核了,很多就连高校的招生老师都没听过,往年的话可能还会放你过初审,复试看看你有没有真才实学,但今年政策缩紧,是绝对通不过初审的。



这部分的重灾区是社会上的一批语文英语类竞赛,除了有限几个文科名赛可能还有点用,其他赛事基本就废了,19自招除了学科竞赛,科创三大赛基本没有其他竞赛捷径。



2、主体不合格、教育部未备案的竞赛奖项



除了明显不规范的野鸡赛事,还有一部分考生参加的是相对正规的赛事,但随着教育部对竞赛活动的严整,一部分赛事将难以为继。




教育部去年9月的“管理办法”对竞赛活动做出严格限制:



首先要求竞赛组织主体(主办方)应为在中央编办、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正式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其次,举办的竞赛活动保持公益性,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做到零收费;



这还不够,所有的比赛都必须向教育部申请备案,提供一系列材料,通过教育部审核后才能继续举办。



因此社会上大批竞赛或主体不符合要求,或不想做不挣钱的买卖,或申报了也无法通过教育部审核,这些赛事2019年可能就办不下去了,既然都办不成了,那19自招还能承认你吗?



四、哪些考生会受2019自招青睐?



那么既然有被“裁员”的,相应的肯定也有被“提拔”的。受益的主要有以下两批人:



1、首先我们竞赛党肯定是最大收益人。



五大学科竞赛,最多再加上科创三大赛,这8个赛事应该就是19年自招唯一认可的赛事了。如果你有竞赛奖项,那你在自招中将非常有竞争力,只要你院校定位适当,至少通过初审是没什么问题的。



2、平时成绩优秀,七大报名材料准备充分的同学



但获奖的竞赛党一共就这么点,其他的自招名额都给谁?小编预测单科成绩优秀的考生将在19年自招中争得一席之地,毕竟自招的初衷就是找偏科的优秀人才,而平时成绩就是你某科实力突出的最好证明。



因此教育部讲了不能单以某个奖项、论文、专利来评判是否通过,言外之意就是要综合看七大报名材料,优中选优。






因此,我们没有竞赛奖项,仅凭平时成绩报名自招的同学,一定要特别用心准备报名材料,毕竟这类考生太多了,你的自招七大材料将直接决定你能否在19年自招初审中脱颖而出,有的材料如社会实践报告、推荐信等现在就要着手准备了。


版权归成都名校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报料电话:18280222322  LB-cdmx

868   0

分享到:
下拉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