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名校 · 我的名校

八名学生放弃清北:是零记录下的宣传,还是生涯教育的作用

2019-08-19 来源: 成都名校客户端-成都名校网

作者丨熊丙奇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对于很多考生而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一所中学的八名考生却集体放弃了两所名校的志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据中安在线等媒体近日报道,这次放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八名考生都来自安徽亳州第一中学,今年高考成绩发榜时,他们的成绩全都超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放弃报考北大、清华。如张金宇同学,高考分数683分,也超出了清华大学的录取线,且得到了清华大学相关专业的录取承诺。然而,张金宇选择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原来,张金宇喜欢的是计算机专业,虽然他原来的第一选择是清华大学,但由于该校的计算机专业在全省只招五名学生,以自己在全省的排名,无法如愿,而对其他专业他不感兴趣,只能放弃。

最新的消息称,之前媒体提到一名学生获得清华大学20分录取优惠,这一名学生并没有获得这一优惠,因此,有网友质疑8名学生放弃北大、清华的消息,真实性存疑。怀疑是学校为自己今年北清“零记录”找一个向当地政府和老百姓交代的理由。对此,该校校长回应称,有两名同学加分和专项计划差不多上清北,另外六人,则达到了北大医学部分数线。

考虑到不少地方把上北大医学部也算上北大人数,这一消息略有夸大,但基本上还算属实。而从媒体报道的信息分析,可以确认的是该校确实有学生能进清华,但选择了其他学校,如张金宇683分确实超过了清华大学在安徽录取线(不过,清华大学招生办表示,并未获得清华大学相关专业的录取承诺)。

该校校长称,“在尊重学生意愿面前,学校不能为了评比、为了声誉、为了附和大众,用感恩母校的方式来‘绑架’学生填报志愿”。过去很长时间中,社会习惯了“绑架”学生填报志愿,把此视为正常,但这是不正常的。我们希望这是学校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对今年没有学生考进北大、清华找到的一个解释,如果是后者,那骨子里还是强化北清。

此事之所以引起舆论关注,都指向一点,当前考生填报志愿和中学办学都存在唯北大清华是尊的现象。因此放弃北大、清华,在唯北大清华是尊的现实环境中,似乎是不可理喻的,哪怕报考的专业不理想,也有一些人坚定的认为,要进北大、清华,因为在他们看来,学校比专业更重要,“学校出身论”、“人脉资源论”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很盛行。但是,随着学生有自己更加明确的专业兴趣,懂得根据自己的兴趣、未来学业发展和职业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即便能进北大、清华,但选择放弃北大、清华的学生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我国社会舆论应该扭转唯北大、清华是尊的观念,地方政府也不能再以上北大清华的人数来考核学校办学。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在评价高中办学时,出现了一个新的指标——北清率,即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这一考核指标,不仅导致学校办学就盯着“尖子生”,在中考招生中“掐尖”,而且,也导致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灌输只有考上北大、清华才能成为“拔尖人才”的观念,本来应该对学生进行的生涯规划教育,变为成功学教育和励志教育,甚至有学校在学生高考填报志愿时,要求学生志愿,必须填报北大、清华,或者如果不够北大、清华录取分数线,报考北大医学部也好,这可以算考进北大、清华的人数。

在这种情况下,一所学校有8名可以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放弃填报北大、清华,如果是真实的话,显得特别罕见。可能在有的人看来,这十分可惜,也认为该校的教育不成功,没有把上北大、清华作为坚定的目标。但这从学生的兴趣发展和尊重学生的选择看,却是高中教育的进步,首先,学生不再盲目地追逐名校,而是有自己的想法,比如,更喜欢某一专业,按专业来选择大学,这说明在高中学习阶段,学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这在很多学校只关注学生的高考分数,不重视学生专业兴趣培养的背景下,显得难能可贵。

其次,学校尊重学生的选择,而非把学校的意愿强加给学生,事实上,近年来媒体一直有报道,有的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在高考分数出来后,一致做学生的工作,要求学生从地方和学校的声誉、自己家族荣誉出发,报考北大、清华,这说明学生自己其实有自己的考虑,但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出于某种政绩考量,而让学生不顺从自己内心,屈从学校和家庭的压力报考。从现实看,这些学生的大学学业发展大多不顺利,有的后来因学业达不到学校要求而退学,还有的则主动退学重新复读报考其他大学。

唯北大、清华是尊,是名校情结的极致,这并不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也刺激基础教育的升学竞争。总体看来,当前高分学生放弃北大、清华的还是少数,正是因为如此,这才会成为新闻。而且,就是放弃北大、清华,选择的也是差不多的名校,这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多年前,一省“状元”不选择北大、清华,也是很正常的,现在不报考北大、清华,或者一个地方的高中名校当年没有学生考上北清,引起这么广泛的关注,只能说明名校情结更严重。

要让一地有良好的教育生态,以及提高学生对大学、专业的满意度,我国地方教育部门不能再给学校下达升学率任务,以北清率这样急功近利的升学指标考核高中办学,同时,我国基础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探索自我,这样,才能摆唯脱升学论,引导学生不再把升学作为求学的终极目标,而是发展学业的新的起点。


版权归成都名校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报料电话:18280222322  LB-cdmx

1050   0

分享到:
下拉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