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名校 · 我的名校

中国式的生儿育女, 想起来真是悲哀

2019-03-19 来源: 成都名校客户端-成都名校网

母亲过度的付出感

是扼杀亲子关系的元凶



这几天, papi酱的一段视频,引发80、90后的集体共鸣:



“每次父母用‘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父母砸锅卖铁为了你’这种‘付出感’来绑架孩子。



孩子收到的不是感动,而是会觉得父母过得不好都是因为我,从而产生负罪感和愧疚感。”





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一时间获得了35万点赞,戳到了无数年轻人的痛处。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我把最好的都留给你,你得听我的话,否则就是不孝顺”



“生你养你,我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你怎么这么不知道体谅我”



“为了你,为了这个家庭,我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事业,你可不能对不起我”



有多少“中国式父母”常常打着爱的名义,把情感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



不敢让孩子受到伤害,不愿让孩子远离身边,仿佛只有子女乖乖听话,父母的生命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实际上,父母的过度在意和依赖,对子女来说,是压力和绑架。



以亲情“绑架”来平衡自己的付出感,久而久之,孩子不敢再接受有价码的爱,不断压抑自己的需求,造成亲子关系疏远。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一场彼此陪伴的远行。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聪明的父母懂得给孩子营造充满爱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和选择的自由。



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感知到父母的付出和不易,才是爱的最好表达。



自我牺牲式的付出

是两性关系疏远的导火索



涂磊曾说过:“千万不要和自己的爱人去比谁爱谁多几分,爱不能比较,多了是债,少了是怨。”



电影《无问西东》里的刘淑芬和许伯常,两人原本深深相爱,也许下婚约。





刘淑芬拿出自己的工资供许伯常读书,可是上大学后的许伯常渐渐感到两人精神层面存在的差距,想要悔婚。



而刘觉得自己付出了感情和金钱,拒绝悔婚,甚至到学校以死相逼,许为了保全颜面,这才勉强娶了刘。在许老师看来,我都委屈自己娶了你,就是对你付出的最好回报。



所以婚后的俩人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但许从未碰过刘,甚至连碗筷都要分开用。





而刘以为只要自己包揽家务,为对方倾尽所有,就能唤醒许老师冷漠的心,两个人的感情就能“死灰复燃”。却没想到“自我牺牲”式的付出得到的是许老师变本加厉的冷漠和疏远。



想到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写的一段话:当一个人玩道德自恋的时候,哪怕只是站在一个针尖上,都可以因为“我道德,我有理,我是对的,我是好的”而产生满满的自恋。



其实,刘早知道许老师对自己已经失去了爱情,却还在用“自恋”式的道德绑架他。而自我感动的持续付出得不到珍重,又让刘心有不甘,于是,便产生了求而不得的恨。结果两人陷入互相折磨、互相伤害的恶性循环。



作者李雪在《走出剧情》一书中这样解释家庭主妇“自我牺牲”式的付出:



“当妻子说想吃苹果,丈夫立刻呼应,开心地把苹果递来,这就是亲密。



如果妻子觉得有义务为家人付出,像一道程序那样,每天为丈夫、孩子削好苹果,并要求他们必须吃。



这样的过程没有亲密,反而变成一种要求,结果是削一辈子苹果,也不会创造出幸福的感觉。”



在很多女性的观念里,只要我不断付出,辛苦去照顾这个家,他就能感激我,这样就能让婚姻长久。



可实际上,当一个人在关系中不断牺牲自己、辛苦付出,就会用“我这么辛苦,你应该更加对我好”补偿心理去要求另一方。



结果,一方付出越多,她的怨气就越重。而另一方受情感回馈的绑架,渐渐觉得疲倦。时间久了,双方都感到窒息,婚姻只能是举步维艰。



最好的爱情没有牺牲感和压迫感,而是两个人以爱的名义,甘之如饴地享受亲情的给予与回应。



真正的付出不是控制和索取


而应该是自我享受



心理学家说:“那些过度强调付出感的人,潜在的含义就是索取和控制。”



他们对自己的伴侣会说,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还不爱我,这就是索取。



他们对自己的孩子,经常会说,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不听我的,这就是控制。



可如果爱一个人,只是为了索取和控制,那就是失去了爱的意义,而变成一种明码标价的情感勒索。



喜欢是通过占有来满足自己,而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成全。



小时候看《神雕侠侣》,沉迷于郭襄对杨过的爱,虽然郭襄心知肚明,杨过自始自终喜欢的都是小龙女,可她还是深深地爱着杨过。情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



她会在自己的生日许下心愿,祈求上天让他和他的小龙女相会。



或许有人觉得郭襄很傻,但真正爱上一个人,大抵就是看到他幸福,自己才是最快乐的吧。



知乎上有个提问:什么是爱?爱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网友@马力回答:爱一个人就是,同样拥有骄傲的内心,却愿意将自己放的很低。



看过《爸爸去哪儿3》,很多网友被冉莹颖实力圈粉,更钦佩这位“才女”为家庭和另一半的默默牺牲和付出。



原本是对外经贸大学经济系高材生的冉莹颖,凭借才华和实力成为央视财经频道的主持人。



正当事业风生水起时,她却选择回归家庭。





为了让丈夫邹市明安心参加比赛,冉莹颖毅然决然地放弃自己喜欢的事业,选择成全丈夫、教育孩子。丈夫参加比赛,她全程陪护,也会在场下呐喊助威,有人说她是“拳王背后的女人”。



采访中她说:“为自己喜欢的人付出,我心甘情愿。”而邹市明也多次在综艺节目中表示自己对于妻子心甘情愿付出的感谢。



当我们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去做很多一厢情愿的事。



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付出,换来对方一个微笑,一声谢谢,都觉得格外满足。



个内心丰盈的人,不会去计较得失,也不去权衡付出与收获的分量。而是选择成全爱人,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是让我爱的人开心,我就会更加快乐的自我享受。



真正的爱,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浮夸的举动,只有在点滴中让对方感受到心生欢喜的照顾。



因为我爱你,我愿意尽我所能照顾你,不会让“付出感”成为绑架你成长自由的枷锁。



因为我爱你,我愿意好好经营这个家,但不会让“牺牲感”成为束缚我们婚姻的牢笼。



家庭中的爱,只有带着包容和体谅去经营,才能把婚姻变成最浪漫的事。



付出感越弱的人,才越容易收获幸福。



版权归成都名校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报料电话:18280222322  LB-cdmx

2489   0

分享到:
下拉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