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名校 · 我的名校

为什么中国父母都在拼命“鸡娃”?我们还能回到过去的“散养”模式吗?

2019-07-01 来源: 成都名校客户端-成都名校网


说起现在中国家长的“鸡娃”程度,那是世界闻名的,很多人认为是文化的影响,也有人认为是教育意识提升的结果。

而美国耶鲁大学齐利博蒂教授和西北大学德普克教授研究发现,父母的养育风格,其实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是:收入不平等、教育回报。

本文来源:公众号“常青藤爸爸“(ID: ivydad_ivydad)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一、

最近的朋友圈 ,除了被各种高考学霸的消息占据之外,还被两则“鸡娃”消息刷屏。

第一个是则小笑话:

问:4岁孩子英语单词量1500个够不够?

答:在美国肯定是够的,在中国(海淀)肯定是不够的!

第二个是关于剑桥五级英语报名名额秒空,流量激增到网站瘫痪的消息:

看到这么“疯狂”的“鸡娃”消息,有不少人开始回顾自己小时候的经历。

那时候父母忙着生计,孩子基本都处于放养状态,一点儿都没有现在家长的“鸡娃风范”。即算是很重视教育的家庭,上中学前的孩子在周末也都是和朋友或同学一起玩,哪像现在的孩子们,不是在去补习班就是在去兴趣班的路上。

有人就对此感到疑惑:为什么现在的家长这么鸡娃?我们还能回到当年那种“散养”式育儿方式吗?

很巧的是,耶鲁大学教授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最近出版的新书《爱、金钱和孩子(Love, Money & Parenting)》,就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育儿方式转变的原因,这个新奇的角度一下子就吸引了我。

收入差距越大,

父母越倾向于“鸡娃”

社会贫富差距较小的瑞典、挪威等国家的父母,采用“放任型”养育风格的父母比例是最高的。

而贫富差距较大的中国、美国等国家的父母,则以“权威型”和“专制型”养育风格居多。

虽说“权威型”和“专制型”育儿,不完全等同于“鸡娃”,但是“鸡娃”的家长,一定都是“权威型”或“专制型”的,不可能是“放任型”的。所以,书中把“权威型”和“专制型”育儿风格统称为“高强度育儿”,我认为是类似于中国家长们说的“鸡娃”的概念。

这个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很好理解。

如果一个社会的贫富差距很小(比如北欧),父母基本上没什么动力去拼命“鸡娃”。因为就算你拼了命成为收入前10%的人,也未见得就比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高多少。在这种情况下,“散养”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养育方式。

但如果收入前10%的人比社会平均工资高出100倍,你恐怕就不敢再“散养”了。

因此,社会收入差异越大,“鸡娃”的家长比例通常越大,对“勤奋”的重视程度也越大。比如,在世界一个育儿观念的调查中发现,中国90%的家长最重视的品质是“勤奋”(美国是65%),而“想象力”则排在相对比较低的优先级。而在瑞典,重视“勤奋”这个品质的只有10%的父母,而“想象力”则是父母看中的品质里排名最高的。

不过,社会贫富差距不是影响父母“鸡娃”决策的唯一动力。如果社会贫富是完全由出身决定的,那父母也没有动力去“鸡娃”,因为出身就已经决定了收入差距,我吃饱了撑的花那个时间去“鸡娃”做什么?

所以,父母“鸡娃”的程度,还取决于“教育回报率”。

教育回报率越高,

父母越倾向于“鸡娃”

教育回报率可以有很多种算法,但不管用什么口径,核心的一点不变:高教育回报率,意味着学历差别将造成较大的收入差别。

下面这张图,是教育的回报和父母养育风格的关系。

从数据的回归分析来看,低教育回报的国家,父母多采用“放任型”的养育风格,而高教育回报的国家,父母更偏向采用“权威型”和“专制型”的养育风格。

这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如果整体来说一个研究生毕业的人和一个高中毕业的人,收入差距不大,你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去鸡娃,非得让他拿个硕士文凭呢?

总结起来就是:在社会收入差异巨大且教育回报高的国家,“鸡娃”的父母比例会远高于社会收入差异小且教育回报低的国家。

有了这个基础的认知,我们可以来看一看中国近三四十年来的育儿决策和风格的变迁。

中国父母爱“鸡娃”,

或许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理性选择

首先,看一下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社会收入差距(或者说贫富差距)的变化。下面这张图是中国的基尼指数的变化趋势图(红线是中国的趋势曲线):

大家有没有看到,80年代初(大概80-85年)的时候,中国的基尼指数最低。那时大家都在国企上班,吃大锅饭,都没什么钱,收入差异也小。

此外,那时的教育回报也低。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流行一句话:研究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所以,80年代的大部分家庭都采用“散养”型。这是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环境的一种“性价比最高”的教育方式。

而90年代开始,中国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贫富差距逐浙扩大,且同期中国的教育回报相比80年代有了大幅上升。

美国的国家经济研究所在201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到了中国在1990年前的教育回报并不高,在1990年后开始显著增加,论文里计算了中国1997年到2006年十年间的教育回报,发现多一年的教育,收入可能会差20%。

当然,我这里一定要强调,这是一个大数据的分析,并不适用于每个人,我不能保证你多读两年研究生,收入提高40%。

所以,现在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收入差距巨大,且教育回报巨大的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竭尽全力地“鸡娃”,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其实是父母依据生存本能,基于当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做出的理性选择。我们不去评判“鸡娃”对或不对,只能用经济学原来来解释大部分家长做这个选择的深层次原因。

其实,现在的父母比之前更“鸡娃”绝不只是中国的现象。在欧美国家,过去几十年里,社会贫富差距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教育回报率总体也在上升,所以“比父辈们更鸡娃”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

1970年到2010年期间高等教育入学率和教育回报率的变化。

数据来自世界上193个国家。Psacharopoulos& Patrinos 2018. 蓝色为教育回报率

过去三十年间,欧美各国的收入差异也在不断扩大

鸡娃本身,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全世界范围内,随着大部分国家的贫富差距的扩大和教育回报率的上升,过去几十年里,家长在陪伴孩子和教育孩子上花的时间,大幅上升。比如,2012年美国父母陪娃的时间是1976年的3.5倍!

各发达国家父母陪娃时间,

左边是妈妈陪娃时间统计,右边是爸爸陪娃时间统计

回到“散养”模式只能是做梦

试想一下,如果在看电影的时候,第一排的人因为某种原因站了起来,又没人强制他们坐下去,会发生什么?

显然,第二排的人必须也要站起来才能看得见。这样下去,第三排、第四排的人都要站起来……最后,整个剧场的人都必须站着才能看到电影了。

这种现象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本来想佛系育儿的父母,随着孩子长大,不得不选择鸡娃。

因为坐在第一排的中产阶级父母已经站起来,那么后面坐着的父母们也必须站起来,否则他们根本就看不到“电影”。为了适应当下的社会,那些原来打定主意佛系育儿的父母也只能改变育儿方式,加入鸡娃大军。

就像一个朋友说的:“这个同学报奥数,那个同学报钢琴,你要是不为娃报点啥班都睡不着觉!”

而当大家都开始注重孩子的培养时,孩子们的素质和能力都会大幅提升。这就是为啥现在牛娃的平均水平远高于从前。

一句话说得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除非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收入差距大幅缩小且教育回报变低,否则回到从前的“散养”模式只是做梦……

虽说“鸡娃”是父母基于本能做出的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理性选择,但鸡娃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不科学的鸡娃,只会拔苗助长,只会毁娃。

比如,让孩子在三四岁时背乘法表,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就算孩子死记硬背了“五五二十五”,你问他“一斤桔子五块钱,五斤是多少钱”,大部分孩子是答不出来的,因为逻辑思维的水平还没成熟到这个地步。

所以,你花大量时间让孩子这么小的时候背乘法表,除了能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演之外,没其他任何的好处。

要“鸡娃”,科学的理念先行,才不至于把父母和娃都整残。理念的改变,能让娃爱上学习,有自驱力,这才是“鸡娃”的正道。

育儿之路,道阻且长,希望所有父母和孩子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育儿方式。

你是鸡娃派还是佛系派?你有什么感想呢?


版权归成都名校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报料电话:18280222322  LB-cdmx

1413   0

分享到:
下拉加载